返乡创业舞龙头 带动产业促增收认真学习贯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措施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等科技人员,返乡到农村创业创新,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云南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该公司是一家重点招商引资和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在牟定县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较好的企业,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一、返乡创办企业,发挥家乡资源优势,做强龙头企业 (一)返乡创办企业,实现人生梦想。现任云南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招昌(以下简称他),1976年,出生在一个贫困、边远的山区,即牟定县安乐乡太极村。1994年在家乡初中毕业,由于家乡经济落后,家庭困难,他和千万个外出打工者一样,怀揣“把穷苦和梦想装进行囊,把脱贫和致富寄托远方,把青春和汗水奉献城市,把财富和希望带回家乡的远大理想,就到昆明学习技术,到市场摸爬滚打,走南闯北,了解市场,苦练内功,积累资金和技术。此间,在朋友的关心支持下,他在昆明创办了云滇腌菜厂,在省内外建立了市场营销网络,积累了“第一桶金”,为今天云南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的建成投产奠定了良好基础。2012年初,牟定县人民政府领导率领县招商局到昆明云滇腌菜厂考察,期望胡招昌先生回乡自主创业。胡先生带着对牟定县委、政府领导和家乡的感恩之情,毅然决定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同行支持,回乡创办了云南牟定太极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他人生的梦想。公司法人胡招昌,先后获得返乡创业,“全省优秀农民工光荣称号”,楚雄州第五届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一等奖等荣誉。 (二)发挥家乡资源优势,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他充分认识到,牟定县地处滇中腹地,全县有总户数5万多户,总人口20多万人。其中:80%的户数和90%的人口在农村。有耕地面积20多万亩,有近13万多劳动力资源人口。农村良好的耕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坚实的农田水利生产环境,通达的乡村公路和普及千家万户的移动通讯及广播电视等设施,以及适宜生产原料种植的土壤和气候,特别是农村发展“打工经济”后,耕地闲置和流转较多,有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优质服务及高新科技等,都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和组织保证,可以带动家乡农民增收,回报和感恩社会。 (三)高起点、快速度,做强龙头企业。该公司于2012年4月28日成立,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公司是以优质青菜、辣椒等特色蔬菜作为加工原料,采用彝族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工艺,精深加工及销售酸腌菜、泡辣椒等各种酱腌菜系列产品,属农产品加工企业。公司现有2012年6月投资2600万元新建的年产9000吨泡菜系列产品生产线一条。随着产品的供不应求,产能不足,公司又于 2016年5月,通过技改扩建,新建成一条年储藏加工30000吨蔬菜系列产品生产线,结合技改,公司新购置了挖掘机、洗菜机、输送机、绞拌机、真空机、巴氏杀菌机等大小50多台套先进设备,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公司现有占地面积30亩,有在册固定员工86人,其中:有高中层管理人员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人,每年使用季节工200余人等。 公司现已经开发了以彝族风味的“彝乐”牌和“云滇”牌腌菜、辣椒等系列产品共35个。其产品主要在省内各州、市、县和省外部份大中城市销售,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亲睐,产品供不应求,达到了预期品牌效果。至2017年底实现总资产5717万元,比2016年的4314万元,增长了32.5%。实现销售收入5015万元,比2016年的4518万元,增长了11%;实现利润总额665万元,向国家上缴税144万元(含减免部分)。现已经成为云南省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省级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云南省(诚信、质量、品牌、服务)四A级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曾获得全国科普惠农示范单位、楚雄州科普惠农示范协会、楚雄州规模以上企业等,各级表彰的荣誉称号共20多项。 二、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 (一)创新发展方式,促进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为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进程,公司自建立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原料生产基地,发展特色蔬菜上万亩的目标,创新发展方式,及时组建了牟定县双丰收蔬菜种植加工协会,并在公司建立协会办,配备精干人员加强协会工作。坚持走公司+协会+基地—联(会员)农户,“四位一体”加快发展原料基地的路子。公司和协会紧密结合,通过与基地种植大户或农户签订蔬菜种植和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做到职责明确,协会负责组织原料生产,公司负责原料收购和加工及销售。通过公司和协会紧密结合,以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有力地加强了基地建设,促进了农村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公司特色蔬菜原料种植,被县农业局列为重点脱贫产业。公司的生产原料特色青菜和辣椒种植,由2012年的510亩,扩大到2018年的13380多亩,增长了26.2倍,年均增长72.4%,由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己经由2010年的55608亩,增加到2017年的115763亩,增加了60155亩,增加达1.08倍,年均增长11%,使全县的特色蔬菜产业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新路径。 (二)加强原料基地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新路径。为公司生产有优质充足的原料,公司和协会始终把原料基地作为“第一车间”来抓,有一名副总经理直接抓管,通过深入实地加强科技宣传,开展科技培训,并印发《粉杆青菜田间管理技术》等科技资料等,使公司原料基地不断扩大和加强,不仅为公司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还为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创造了条件。如2017年,公司(含协会)与7个乡镇41个村委会的4200户农户,签订了种植优质辣椒、青菜合同10900亩,收购产品3万多吨。这不仅使公司精深加工酱腌菜系列产品有了优质原料,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大户种植,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5000多人,以及到菜农交菜时,每天运菜前往公司交售的各类车达30多辆,一派车水马龙,也增加了农户的运输收入等,共带动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三)原料种植促产业发展,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在原料种植和公司发展中,公司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2017年牟定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号召,认真执行《牟定县民营企业帮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切实做好“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工作,制定切实可行让利于民的措施,助推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一是把公司特色蔬菜原料种植,作为脱贫产业扩大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8500亩,扩到2017年的10900亩。其中:突出对全县贫困行政村,实施产业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宣传和科技培训,公司与7个贫困村委会,签订青菜种植收购合同1338亩,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47户,且公司给予免费提供价值7500多元的优良籽种,免费发放技术资料500多份等;二是让利于民,提高原料合同收购价格,如粉杆青菜由原来的0.4元/公斤,提高到现在的0.5元/公斤,其青菜生长周期短,仅3个月就可以收获,每亩青菜平均单产可达5吨,农户可获收入2500元;三是属贫困村委会组织贫困户种植青菜的,在免费提供种籽的基础上,公司拿出25万元,用于扶持脱贫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四是公司在招工中,优先接收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到公司就业,并给予生活补助,免收伙食费和住宿费等;目前已经吸纳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到公司就业,月工资均在2500元以上,每月减免300元的伙食费;五是实施物资扶贫和捐资助学。对7个贫困行政村的贫困户,给予“彝乐”牌腌菜产品1732件,价值86600元的物资扶持。其次, 余丁贫困村委会是公司的扶贫联系点,公司在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同时,重点对2017年考入大学的3名贫困大学生,每个人给予6千元的助学扶持合计1.8万元等。为全县脱贫攻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发展高原特色脱贫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及群众的好评。公司先后获2016度云南省就业创业优秀企业奖和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楚雄州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为全县2017年,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做出了贡献。 三、公司发展的主要启示 为什么云南牟定食品有限公司,在短时间就能较快发展和收到较好成效,其主要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招商引资比较成功,符合农村产业政策和农村发展实际。该公司快速健康发展的事实说明,招商引资和支持发展龙头企业,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及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有关部门给予积极支持是关建。如县委组织部,为加强企业党建,及时选派优秀的党建指导员,并将公司作为优秀人才帮扶实践示范基地,有力地加强了企业党支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使公司党支部的党员,由投产时的3名,增加到现在的16名。公司各类管理人才由原来的5名,增加到现在的13名。同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及时成立了工会和妇女组织。由其是公司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构建和谐企业等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由于党支部在公司发展中,加强党群工作等,较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公司的党建工作,现被上级党组织,确定为非公经济党建示范单位。其次,金融部门给予贷款支持。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等均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正能量和有力保障。 (三)“能人”与地方优势资源紧密结合,选择的投资项目和目标切实可行,能发挥较好效益。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策略,围绕“一包小腌菜,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努力做到每年开发一个新产品,使年产值递增15%以上,力争4—5年后产值达1亿元以上,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的目标。预计到2022年,公司的经营收入将达1亿元以上,将在全县60个村委会,带动5000多农户,发展原料种2万亩以上,带动农户增收6000多万元等。其事实证明,其发方式,符合市场经济和农村发展规律,应长期坚持,克难奋进。 (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随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结合公司实际,在原料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和完善“四位一体”,发展订单农业的路子比较好,可实现双赢,值得总结和提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公司在短期内发展较快,收效较好,值得关注和肯定。但以发展的眼光看,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制约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和改进。 (一)流动资金量大,融资难。由于该公司是新办企业,又实施了技改扩建项目,固定资产投入较大,加之其农产品特色蔬菜季节性强,收购一季就要生产一年,其储藏量大、周期较长,利润较低和资金回笼周期较长等因素,每年需向金融部门贷款2000多万元,才能正常运转,加之公司用于贷款的房产等抵押物相应较少,向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多,审批时间较长等,导致融资难问题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多给予项目资金扶持,金融机构等部门,切实转变作风,加强对企业的优质服务。 (二)一些管理部门服务质量差,增加企业负担。近年来,通过各项改革举措,党政机关办事机构,机关作风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有一些行政管理部门服务质量差,无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一是相关组织培训,建立预警机制,深入指导或监督少,动辄处罚款现象增多;二是企业申报相关项目材料,无计划要求上报的多,实际获得立项补足的少;三是充分运用大数据网络传输,相关文件通知或表册少,直接要企业人员到部门领取或办理的多;四是要企业上报相关资料和表册,临时通知的多,按上级规定提前通知的少等。针对这四多四少问题,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多体谅企业的实际,结合“放、管、服”改革,切实转变服务态度,尽量减轻企业负担。 (三)公司人才匮乏和员工素质偏低。由于全社会对民营企业认识不到位和企业自身发展不足,加之农村文化素质高的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等原因,导致公司人才匮乏和员工素质偏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人才进入民营企业,并支持和配合企业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四)企业治污、排污问题,资金投入大,难解决。该公司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已经先后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建设了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站,且维护其正常运行资金投入大等。建议政府和环保等部门,多给予指导和资金扶持。 综上所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实行“订单农业”,对于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脱贫攻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小农户和大市的有效对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等,切实关注民生,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